图片
图片
新闻搜索
 
 
文章正文
【小课堂】防骗小故事——那些被骗子送到“香港”的标的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9-09-05 17:16:29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国内拍卖市场出现大批“三无公司”,打着“拍卖”的幌子,以拍卖征集为由,以骗取目录费为实际目的,四处骗取委托人钱财,把原本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的拍卖行业搅得乌烟瘴气,无数的藏家被骗血本无归,拍卖行业整体声誉严重受损。

例如天津郭先生有两幅字画委托X拍卖公司拍卖,遭公司负责人诈骗一事,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。最初郭先生联系了藏品征集部,缴纳了一千元,工作人员言明,在公司官网、搜狐、百度线上宣传,同时线下向有意向的买家推荐,成交后收取佣金,别无其他费用。这是一个四平八稳“没有毛病”的约定。岂料这是个套路,仅是第一步而已。随后藏品被转到市场部,市场部则以极其“专业”的知识和独到的“眼光”告之,你的藏品价值不菲,仅做简单的宣传推广无疑埋没了、可惜了,也愧对了藏品。唯一明智的选择是拍卖。于是双方签定了一份“滴水不漏”的委托合同,委托方付出了高昂的“运作费用”。至此,客户浑然不知已被套牢,下一步则往往是由公司负责人亲自出马,向客户语重心长地游说:还得要统一请专家做个鉴定,以提高藏品的身价和品位,鉴定是免费的,走过场而已,统一收取一至两万的费用,拍卖结束再统一退还。客户若提出疑问:既是免费,何必收费?则回答这是公司的操作流程,否则不好进行。受害人郭先生就完整地经历了这支“三步曲”洗礼,X拍卖公司总经理最后一次性向他套取了四万元所谓的“鉴定费”。当拍卖结束客户催促退款,则以“最近公司正忙,请耐心等待”“正在统一办理退款,排队人多,还没轮到你”“快了,快了……”一再推诿,直至客户耐心耗尽,彻底绝望,“死了这条心”为止。说是新加坡流拍,但是没有提供相关录像,说是鉴定,更没见到所谓的证书,彻头彻尾是一场骗局。

“拍卖”只是幌子,此类骗子公司的“业务”重心就是收取高额的前期费用,以及“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”——鉴定费。说得好听,“免费”,但是要统一收取,再统一退还。此乃公司固定的操作流程,不可讨价还价。X拍卖公司“高明”之处在于,这笔数目可观荒唐之极的“鉴定费”是在缴纳了拍卖费用、签字、按手印……合同手续完善了之后收取的,与合同所有的条款无关,从字面上挑不出任何毛病。这是一种手法新颖的诈骗,很婉转,郭先生至此才恍然大悟,他被坑了,从一开始就落入了陷阱,他和X公司想的完全是两码事。他想的是出手货真价实的藏品,老老实实地按合同约定付报酬;X想的是怎样去忽悠客户,怎样去发不义之财。作为受害人,他唯一的愿望是的警方、工商税务部门能介入此事,从源头打击电信网络诈骗(客户遍布全国,绝大多数是拍卖公司通过电话、微信取得联系,款项则是银行或微信转账,彼此双方自始至终不照面。)x的诈骗手法很具典型意义,它不是合同纠纷,不是债务,不是借贷,更不是赠予……警方自不难判断。

目前国内的艺术品拍卖行业,乱象丛生。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便利,也带来了种种弊端,可以“隔空喊话”,不法分子钻了空子,这本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,尤其是鉴定环节,涉及到政治、历史、人文、风俗、传统、艺术等诸多层面,若信口胡说,如何定价?经营者鲜有相应资质,据郭先生反映,x公司从员工到老总连起码的“皮毛”也不具备,动辄即以“我们聘有专家团队”相搪塞。文物鉴定专家蔡国声老师,曾在电视“鉴宝”节目录制现场忍无可忍,愤而发声,面对面地指责某“专家”为一己私利,“颠倒历史,胡说八道”。藏家遇到这样的倒霉事,想给藏品“平反”、“摘帽”,可就大费周折了。

我们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,打开今日头条、百度……几乎所有的网页皆充斥着“艺术品鉴定、征集、拍卖”的广告,其中“猫腻”、陷阱不言自明。面对此种乱象,清理整顿迫在眉睫。对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予以打击,对挂羊头卖狗肉的拍卖公司予以取缔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,散落在民间的艺术品浩如烟海,是时候还艺术品拍卖一个清洁有序的环境!希望广大的收藏家们在委托拍卖时多个心眼,如果有不确定的拍卖事项可以拨打下面的联系电话向协会进行咨询,答疑解惑!

图片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 天津市拍卖行业协会 津ICP备2022003999号